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链分析

来源:万利隆电子 人气:发布时间:2017-12-10

从2013年起,中国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报告,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9万台,同比增长31%,约占全球销量的1/3 。目前,中国的机器人制造商正在扩大其在国内市场的份额,2018年~2020年,中国机器人的年销售量预计每年平均增长15%~20%。

据统计,2017年1-9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95351台(套),同比增长69.4%,9月当月产量为13085台(套),比上年同月增长103.2%,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系统集成占主导 **

目前,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主要由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制造商、中游的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以及下游的系统集成商、工业机器人应用和下游服务商构成,据优质企业数据库截止2017年11月初的数据统计,全国共有437家工业机器人行业关联企业,其中系统集成商278家,占全产业链64%。

 

2017-12-08_114336.png

 

据了解,系统集成商处于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下游的应用端,为终端客户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其负责工业机器人软件系统开发和集成。我国的系统集成商多是从国外购买机器人整机,根据不同行业或客户的需求,制定符合生产需求的解决方案。据行业内人士透露,系统集成商也是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中唯一赚钱的环节。

作为中国机器人市场上的主力军,系统集成商普遍规模较小,年产值不高,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从相关市场数据来看,现阶段国内集成商规模都不大,销售收入1个亿以下的企业占大部分,能做到5个亿的就是行业的佼佼者,10个亿以上的全国范围屈指可数。从国内机器人市场发展现状看,有两类企业将在未来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中胜出:一类是有很强技术研发底蕴,项目经验丰富的行业企业,另一类是在某些行业有一定的项目经验,拟在自身行业推广工业机器人的企业。

 

核心零部件在突破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最大的痛点就是核心零部件技术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核心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据了解,作为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系统越占工业机器人成本的72%,其中减速器约占36%,伺服系统约占24%,控制系统约占12 %,精密减速器主要由日本进口,伺服电机和驱动则主要来自日本和欧洲。

机器人上使用的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都属于高端的减速器,目前有部分企业在这两个领域都有突破,国内涉足RV精密减速器的公司有上市公司秦川机床、上海机电、巨轮股份,新三板公司有唯一标的恒华股份,非上市公司有南通振康、恒丰泰、武汉精华、上海精华、山东帅克等,涉足谐波减速器的有非上市公司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技美克谐波传动有限公司等,尽管目前大部分企业都有产品少量量产,但市场上的使用量都不大,只有苏州绿的的谐波减速器用量较多,在某些更追求性价比的行业,逐渐替代进口产品。

伺服电机虽然已经国产化,但是机器人用的伺服电机要求高速、高精度、高可靠,目前国产伺服电机只能满足焊接机器人的要求。国内伺服系统缺失基础性研究,包括绝对值编码器技术、高端电机的产业化制造技术、生产工艺的突破、性能指标的实用性验证和考核标准的制定。国产伺服电机目前的现状是,小的不小,大的不大!这个怎么理解呢?小功率伺服电机,小型化不行,普遍偏长,比如轻载机器人常用的200W和400W伺服电机,目前松下的A6、安川的Σ7电机短小精致。

汇川技术提供的机器人解决方案中伺服电机和数控系统基本实现自给,新时达、埃斯顿部分型号机器人开始使用自行研制的控制器和伺服系统,北超伺服能够为客户提供电机与驱动器一体化产品。

 

目前国外主流机器人厂商的控制器均为在通用的多轴运动控制器平台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各品牌机器人均有自己的控制系统与之匹配。国内企业机器人控制器产品已经交为成熟,是机器人产品中与国外产品差距最小的关键零部件,国内控制器与国外产品存在的差距主要在控制算法和二次开发平台的易用性方面。

 

本体制造正往高端发展

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时间较短,量产时间不过八年,在此过程中,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还面临着日本、德国、美国、意大利、丹麦、韩国等国的品牌挤压,与此同时,在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上,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也缺乏长久的积累。据了解,国产工业机器人技术比国外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落后15年内左右,即使和国外的二流企业相比,也要落后5-10年左右。

 

国内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长非常迅速,从事工业机器人相关产品研发的企业多达百家,如沉阳新松、海尔哈工、安徽埃夫特、华中数控、广州数控、博识自动化等,据了解,在2017年1~9月的95351套国产工业机器人中,三轴和四轴的直角坐标及SCARA机器人占绝大部分,高端的多关节机器人仅占五分之一左右,由此可见,真正实现大批量生产的关节型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寥寥无几。

 

从销量上来看,国产直角坐标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和圆柱坐标机器人占比均超过50%,而在关节型机器人上,外资品牌占比达到92%,可见,中国工业机器人目前产能相对集中在中低端,而中高端产品多掌握在海外巨头等手中。

 

不过可喜的是,一方面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不断突破,开始部分替代外资品牌,另一方面通过并购,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掌握的先进技术越来越多,核心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目前,除了上文提到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工业机器人企业之外,成长起来了一批国产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比如新时达、珞石科技、凯宝机器人等,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向中高端发起冲锋。

 
此文关键词:

Copyright©Microhm.com    版权所有

400 803 9333400 803 9333
企业邮箱microhm@microhm.com
精密分流器精密分流器